台北所 | 桃園所 | 台中辦公室 | 高雄所 | 廈門所 | 上海金茂律師事務所 | 香港所(司徒維新律師行) | 廣東達方律師事務所 | 泰國所Avanta & Co Company Limited |

《 民事 》 欠我錢的人是外國人怎麼辦?

2017-04-20 23:40:31 UTC

《 事實概述 》

    A公司與總公司位於荷蘭,在台設有辦事處之B公司成立買賣合約,由B公司向A公司採購商品。惟A公司出貨多次,B公司至今均未給付買賣貨款,經A公司起訴請求,B公司抗辯其於台灣成立辦事處之權限並不包括買賣契約糾紛,後又撤銷在台辦事處,主張我國並無管轄權,意圖規避責任。

《 解決方法 》

  1. 許多像A公司一樣與B公司之外國法人抑或自然人為交易之當事人,縱交易地點仍於我國境內,惟因交易對象非我國人,一旦發生糾紛,就何國法院才有管轄權之問題迭生爭議,甚或如B公司般事後裁撤原位於我國境內之辦事處,意圖造成A公司求償不能,陷於債權變成呆帳之困境。
  2. 本案A公司與B公司間從事買賣行為,且B公司未給付A公司貨款部分並無任何疑問,是以關鍵僅在於我國對於本案有無管轄權。
  3. 本所受A公司委託後,先行主張基於「管轄恆定原則」,只要起訴時B公司於我國仍有辦事處存在,即可以辦事處作為被告請求之,縱B公司隨後裁撤位於我國之辦事處,我國法院對於本案仍有管轄權。次依公司法規定,外國公司指派代表人於我國境內從事營業行為時應設立辦事處,即便事後裁撤亦不可對抗第三人。是以本案我國法院仍應有管轄權存在,只是要先將B公司之地址及代表人更正為總公司。
  4. 惟就算確定我國具有管轄權,仍要注意是否有「不便利法庭原則」之法理適用。也就是說雖然我國具有管轄權,但是買賣關係各項單據資料證據等均不在我國,造成我國調查上有困難者,仍可引用「不便利法庭原則」,認我國法院對本案並不是一個判決便利的法院,駁回原告訴訟。
  5. 本案因A公司為我國公司,買賣關係當初係由B公司傳真至A公司訂購產品而成立,契約訂立地位於我國,買賣關係所有單據也都在A公司,在證據調查上並沒有任何不便利;強制執行上因B公司亦與我國多間公司有貿易往來,強制執行亦無不方便;縱使貨款仍無法請求,惟依所得稅法第49條第五項第一款仍得由營利事業所得中扣除,仍有其實益在。
  6. 所以,當你遇到與A公司一樣與外國公司或外國人發生買賣等糾紛,仍可以依據我國法律相關規定並於我國法院起訴,將你的權益爭取回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