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民事】頂樓公共區 堆物加蓋恐挨罰
頂樓公共區 堆物加蓋恐挨罰
在台灣,老舊公寓頂樓加蓋已成一種「全民默許」卻法律未認可的灰色地帶。這則八大民生新聞提醒我們:「 #買的是空間, #賠的可能是官司。」
事實上,多數頂樓平台屬於全體住戶共有的公共區域,無論是走道、曬衣空間,還是周邊平台,都不是單一戶別可以任意加蓋、堆放雜物或宣稱「獨享」的。即使是
#既存違建,也就是在各縣市政府公告的基準日之前已存在、暫緩拆除的違章建築,也只是「暫時得以存在」,並不表示「合法」。一旦危及公共安全、影響鄰戶通行,主管機關仍可依法強制拆除。
很多購屋族會聽信房仲話術:「#買頂樓送頂加」、「可以隔間當套房出租」,但實情是:
頂加大多屬違建,法律不保;
平台屬公用空間,無權專用;
若造成他人權益受損,可能構成侵占共用部分,甚至引發訴訟。
正如俗話說的:「住在高處,不代表站得住腳。」頂樓加蓋若未經合法程序,不僅不能成為不動產權益的一部分,更可能成為鄰里糾紛與法律風險的導火線。
簡單來說:
買房不是買故事,也不是買夢想中的「空中城堡」,而是買一份清清楚楚、法律站得住的產權。
有意購買頂樓戶別的民眾,建議務必查清:
1.
該平台是否屬公共區域?
2.
有無既存違建認定?
3.
是否已被列入違建清冊或曾遭檢舉?
4.
有無取得區權會或管委會同意「#分管使用」?
畢竟,「違建可以拆,鄰里關係難修。」一念之差,可能不是多了一間房,而是多了一場官司。
#劉韋廷律師
新聞網址:
https://youtu.be/rlsj5ECP8JU
